2008年11月1日

天龍八部(18) 電吉他的設計與結構基礎知識 - 前言

閃電手

我最近在美國某大樂器店的廣告小冊子中, 看到他們寫的這幾篇幫助大家瞭解電吉他的設計與結構基礎觀念的文章, 寫的簡單有扼要, 我覺得很不錯把它們一篇篇隨便翻譯一下, 也加點我自己的東西補充, 給不知道的網友一些基礎知識, 也對將來要選擇自己適用的電吉他時, 要考慮的細節能多瞭解一下, 大家在看電吉他產品介紹的細節, 或上廠家網站研究時, 就可以大概知道這把琴適不適用你的手, 你的彈法, 你要的Tone, 音樂用途等。

電吉他的應用起源應追溯至1939年Jazz吉他手Charlie Christian, 用Gibson ES-150, 第一把裝有拾音器(Pickup)的量產電吉他, 在他所屬的Benny Goodman Orchestra, 跟其它木管銅管樂器一起演奏, 而且有獨奏, 音箱也是Gibson的EH-250, 但當時的音箱瓩數都太小, 很多是5W, 10W這樣而已, 要拼過其它樂器的音量很吃力, 所以當時大多是彈伴奏合弦而已, 主奏的很少。

六十幾年後, 現在的電吉他和音箱已不可同日而語, 不但音量大到可以讓你迅速變聾子, 而且是很多現代音樂的主力樂器, 多年來廠家們也繼續一直研發產品, 以追求音色的各種表現, 廢話少說, 現在就開始簡單介紹這些影響電吉他音色表現的一些基礎知識, 從下篇琴身木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