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手
換拾音器(Pickup)可以說是改變你電吉他本身音色最容易的方法, 有很多選擇, 但先講些基礎知識。
最原始的拾音器, 就是細規格的漆包銅線纏繞在一塊磁鐵這樣, 金屬弦在上面磁場範圍的震動會產生微小的電流, 電流訊號經過導線傳到音箱去放大。
Gibson在1935年首先大量生產拾音器, 是像P90那種”肥皂條(Soap Bar)”式, 到了1940年, 改進到用Alnico磁鐵(閃電霹靂必殺技裡有一篇詳述), 和加上跟現在拾音器一樣的六條鐵柱以平衡六條弦的出力(越靠近弦出力越大)。
1951年Fender自己生產了單線圈(Single-Coil)拾音器大暢銷, 單線圈拾音器音色表現尖亮金屬味十足, 但會產生點雜音(AC Hum), 1957年在Gibson的工程師Seth Lover研發了大量生產的雙線圈(Double-Coil), 例用兩個纏繞反向的線圈並排來抵消AC Hum, 所以也稱為Humbucker拾音器, 但雙線圈的音色表現跟單線圈大不同, 它音色比較厚, 溫暖, 出力大, 但高尖亮的音少了很多。
現在的單線圈很多也是有特殊設計去掉AC Hum的, 例如上下線圈的Stack型, Fender的Noiseless Pickup一樣是Stack型但下面線圈不出音(因為Stack型跟傳統單線圈音色不像), 還有像Lace Sensor那類新設計
拾音器的一個原理是: 線圈纏繞越多圈, 加上用的磁鐵磁力越大(甚至把Alnico磁鐵改用更強的Ceramic磁鐵), 則拾音器的出力越大, 但高尖亮的音會被削減越多, 所以大多用在重破音很悍的音樂(破音器自然會突顯尖破音補回來), 若要Clean Tone好的, 通常還是會選中小出力的拾音器。
上面講的都是所謂的”被動式(Passive)”拾音器, 也有主動式(Active)的, 最出名的就是EMG牌, 其原理只是把拾音器做的出力很小, 再加上一些前級放大線路(Pre-amp), 把訊號整個放大, 結果是比被動式還大, 所以要用電池, 這樣的好處是這種拾音器磁鐵很小, 很多人抱怨被動式磁場太強影響弦震動甚至音準, 磁鐵小就沒有這種專業所謂的String-Pull問題了, 這樣前級放大還有讓Attack增加, 甚至由前級線路的設計主導了音色和出力表現, 但整體來講市售的主動式拾音器跟其它被動式的音色表現大不同, 被動式還是比較被大量選用。